夏日的芭茅村,處處涌動著發展的活力。黃桃基地里,果農們正忙著給黃桃穿上“保護衣”;露營基地內,游客支著烤架飄出烤肉香;展銷中心處,主播對著鏡頭熱情推介特色農產品……曾經的偏遠小山村,如今依托特色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新路子。
走進芭茅村的農業產業園,一排排現代化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我們基地堅持實行統一采購種苗、統一技術管理,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 園區負責人介紹。通過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和優質品種,園區種植的草莓、黃桃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深受市場歡迎。目前,該園區已帶動周邊近30余名村民就業。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芭茅村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支部 + 合作社 + 農戶"發展模式,黨支部書記張金生同時兼任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談起合作社,張金生說道:“一開始村里辦合作社老百姓不理解,但是考慮到常規的產業模式,很難獲得高收益。經過考察,決定通過合作社帶領村民開展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種植,共同致富。”
除了發展種植業,芭茅村還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積極引進露營項目,謀劃打造生態文旅景區。通過在基地的草坪上搭建露營帳篷、自助燒烤、開展有趣活潑的拓展訓練,讓游客在吃足玩嗨之余,感受當地山水之美。以基地引領示范,持續提高鄉村振興發展效能,將“美麗鄉村”逐步轉化成“美麗經濟”,拓寬鄉村振興路。
接下來,芭茅村將以特色產業為抓手,樹品牌聚人氣,提升知名度,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真正做到富民強村,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方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