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大,掙扎在鋼筋水泥都市中的白領們或多或少都患上了一些“心理病”。白領究竟面臨著哪些心身疾病?現代都市人壓力大應如何自我緩解?針對這些問題,光明網記者采訪了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慈銘 奧亞國際醫療會所心理醫學中心主任高潔。
“心理健康”具體是指什么?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
可見,心理健康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一項病理學研究表明,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總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時每刻都會影響人的生理健康。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慈銘 奧亞國際醫療會所心理醫學中心主任高潔告訴光明網記者,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個體,在高級神經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況下,情緒積極穩定、行為適度,具有協調關系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心理良好功能狀態。簡單來說,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愉悅地接納自己,能夠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是沒有痛苦的人,而是能很快擺脫痛苦情緒、積極尋求解決辦法的人。
“心理健康”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高潔主任介紹說,“心理健康”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①認知功能正常,具有正常的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等能力,能客觀地認知現實世界,判斷現實。
②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對自我做出客觀的分析,對自己的體驗、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知。具有自我成長、發展和自我實現的能力。
③統一、穩定的人格。能有效地處理內心的各種能量,使之不產生矛盾和對立,保持均衡心態。對于人生有統一的認知態度,當產生心理壓力時,有較高的抗壓力及堅韌的忍耐力。
④良好的情緒及行為控制力。對于環境的壓力和刺激,采取積極的防御模式,能有效調節情緒及控制行為。
⑤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的社會交往態度,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并有效率地處理、解決問題。
白領面臨著哪些心身疾病?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心身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高潔主任向光明網記者介紹說,“白領階層常見心身疾病包括慢性胃炎、神經性嘔吐、心因性多食、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紊亂所致腹瀉、厭食;高血壓、冠心病、心動過速、哮喘、偏頭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甲亢、糖尿病、頸臂綜合征、神經性尿頻、慢性蕁麻疹、濕疹、咽部異物感等涉及全身各大系統的廣泛疾病群。”
現代都市人壓力大應如何自我緩解?
緩解壓力有多種有效方式如傾述、適度宣泄、音樂減壓(聆聽、唱或演奏)、學習各種放松法、積極的心理暗示、運動減壓、芳香減壓等,高潔主任認為,“總的原則是根據自身偏好及環境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減壓自助餐’。”
如何不把工作當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家庭生活里?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就像沒完成的工作一樣,只適合在辦公室完成它,而不是總帶著身上,在家里一不小心就以你意識不到的方式展現出來了,影響家庭的和睦。要想自己的家庭不受這些不良情緒的影響,專家告訴大家幾個小竅門:
①首先,在自己離開辦公室時,感知一下是否還帶著它,如果有,暗示自己就像脫掉工裝一樣,把這些情緒留在辦公室。
②做深呼吸或放松訓練;人在憤怒時會出現明顯的身體反應,如肌肉緊張、微微顫抖、心跳加快等。深呼吸或放松訓練有助于放松肌肉,使身體從高度警戒狀態下松弛下來。因此,當你勃然大怒時,試著做幾次深呼吸,看看效果如何。
③寫動怒日記:當怒氣難消時,不妨將自己的想法或感覺寫出來,我們把感覺寫出來以后,憤怒的情緒就會有所減輕。
④參加一些高體能的鍛煉:在感覺煩躁焦慮時,不妨參加一些身體力行的激烈的體力勞動或高體能的運動。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對人有鎮靜作用,跑步、打沙袋或網球、滑雪、游泳等激烈的體能鍛煉都可以。
受訪專家:
高潔,慈銘 奧亞國際醫療會所心理醫學中心主任。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中醫主治醫師,從事中西結合臨床工作十余年,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主要從事中醫與心理相結合的診療服務模式,強調心理調理在身心亞健康保健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