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街道:一場“雙向奔赴” 帶來“綠富”雙贏
日期:2023-12-29 09:52:57 來源: 點擊:
近年來,宜秀區大橋街道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環石塘湖建設,讓百姓的幸福生活與生態美景實現“同向奔赴”。
該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建+河長制”工作法,明確支部+河長+黨員職責,街道河長辦統籌協調,河湖管護治理從“無人管”到“有人管”。變“屬地管理”為“河長料理”。全街道共設立河長5人,村(社區)河(湖)長12人。堅持黨政主要領導掛帥,街道黨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擔任總河長,分管領導及聯系點科干牽頭協調。推行河長巡河提醒制度,開展“河湖保護”專項行動以來,累計巡河問河120余次,發現整治河湖問題6個。變“單一管理”為“統一辦理”。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調度、統一解決河湖問題,積極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由街道黨委定期召開總河長會議、聯席會、現場會,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疑難雜癥”,形成“同頻共振”。今年以來,共召集河湖長制專題會議10余次,解決重難點問題10余個。變“分段管理”為“全域治理”。發揮組織聯建作用,從河流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結合“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統籌大寨河、谷橋河上下游,通過跨部門、跨區域協作聯動、協同推進,1個涉水重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處置。
該街道堅持問題導向,盯緊目標任務,加大巡河力度,壓實工作職責,切實把河湖長制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強化大局意識,樹牢“一盤棋”思想,扎實開展河湖提升行動、常態管護行動、專項問題整改行動、黑臭水體治理行動等四大行動,織牢街道守護、村級看護、專人監護、人人呵護,共同愛護的工作網格。強化宣傳引導,不斷增強公眾對河湖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全社會關注河湖、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構建起“黨政領導、部門協調、社會聯動、群眾參與”的良好格局。強化監督管理,做好“一湖一牌”公示工作,全面實施禁捕制度,及時開展水生態修復,整治石塘湖及周邊農業面源污染,同時加大河岸線電捕、垂釣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形成過程監管有力、問題處置及時、整改反饋有效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
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為保護好石塘湖這一幸福河湖、張四墩遺址公園,該街道以做活“水文章”為出發點,打好周邊水域環境治理“組合拳”。加大源頭治理,疏通毛細血管。通過對大寨河、谷橋河水系暢聯、河道清障、淤泥疏浚、岸坡整治、防污控污、岸線景觀等措施,實現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等目標,真正讓一湖兩河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河湖。生態補水,實現循環交替。積極推進截污納管和雨污分流等標本兼治后,通過長江水源生態補給神靈潭,形成東西近5公里的連通水系及濱岸景觀帶,實現水流外循環;將石塘湖作為生態補給大寨河、谷橋河的另一水源,形成南北通江達湖的水系格局,實現水流內循環。護一方城池,水光瀲滟,映襯生態文明建設最動人的底色;守一方綠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裝扮經濟高質量發展最溫暖的亮色。
(通訊員 劉克根)
上一篇:大橋街道朝陽社區:信用超市“聚人心” “積分兌換”新治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