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2016,歡送2015。這一年里,大龍山鎮扎實做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把“強化首鎮意識,打造經濟重鎮,服務新城發展,建設美好家園”的總體要求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推進“宜秀首鎮、全省強鎮”建設,搶抓機遇,拼搏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負重投入加快經濟建設步伐。中交混凝土、天有輕紡、創星線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低的現代工業進一步擴能增效,做大做強;龍山建設集團、文源房地產等建筑房地產業加快成長,大地鳳凰城、新城名都、龍城國際、山水文苑、宜秀山莊、北城秀里、宜秀南灣等在建房地產項目都竣工在即,新的房地產項目也在積極洽談中,大龍山鎮即將成為“宜居宜游”的高端住宅區;石門湖建材產業園、桃元木業等建材家裝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立足市城區、輻射七縣市的新型建材木業生產基地;石龍生態千頭黃牛、千畝金銀花、千畝雷竹、千畝紅豆杉、千畝苗木、千畝楊梅、千畝葡萄等生態養殖、種植項目穩步推進,在緊抓產品質量的同時致力于打造采摘、觀光、養生等為一體的觀光休閑農業;龍湫池景區、“梨花節”等風景名勝持續走熱,成為安慶乃至周邊地區人們度假觀光的首選,帶動鎮域旅游經濟蓬勃發展;社區經濟擴容提質,持續壯大,各社區依托產業環境發展優勢經濟,顯著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標本兼治狠抓城鄉建設工作。以“宜秀首鎮、全省強鎮”建設為目標,全鎮上下合力攻堅、日夜奮戰,確保城鄉建設呈現新面貌。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服務功能。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以“北部新城”建設為契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目前新增城市市政道路29.2公里、“村村通”里程36.7公里,環一路、經五路、經七路、緯三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車,學院路建設工程和206國道改建工程即將完工。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631.5萬元,興修當家塘75口,實施區大圩升級改造,對9座水庫和農場圩進行除險加固。“人飲工程”實現全覆蓋;有線電視、寬帶覆蓋率達100%;103路公交車順利開通;濱湖公園投入使用。二是集中整治城鄉環境,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信念,在加大環境衛生治理力度的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綠色宜秀建設,新增造林670畝,封山育林1000畝,建設綠色長廊502畝,全年森林防火期零火情。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引入市場化機制,建立“戶集、居收、鎮運”的全覆蓋管理網絡,對主干道路沿線和龍山花苑、南山園、燎原、永林等還建小區開展基礎設施整修、環境衛生整治專項行動,修補硬化道路、補栽綠化帶、取締占道經營、清除“牛皮癬”、清理雜物、拆除違法建設,鎮容居貌大為改觀。
創新理念提升社會管理水平。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群眾需求日益多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需要基層創新社會管理體系。一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2015年全面完成21項民生工程,全年新增就業500人,就業技能培訓65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完成繳費7935人,符合領取待遇人員發放率104.8%;城居保、新農合合并工作順利完成,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100%。二是健全公共服務設施。桃元、中心、永安建成標準社區,八個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全部建成;總鋪社區建成高標準城市生活e站;南山園小區扎實推進全省一流社區創建,投資30余萬元用于完善基礎設施,新建路沿石3公里,更換窨井蓋56個,對小區綠化進行補栽補種。三是建設平安和諧體系。強化五項防控,即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墓葬、違法祭祀、違法信訪,做到嚴防穩控;構建綜治維穩體系,警民聯防體系,鎮居數字化體系;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大生產、消防、交通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堅決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大力加強應急處置體系建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加強國土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推進國防、民族宗教、統戰、科技、婦女兒童、工會等各項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年,大龍山鎮緊抓機遇、多措并舉開創佳績,為迎接“十三五”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