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安慶市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將發展宜秀區都市農業和休閑旅游業提升為市級重點戰略。目前,以五橫、羅嶺、楊橋三個鄉鎮為重點的“宜游宜秀”打造正在實施,旅游線路設計、重點景區建設等相繼啟動。
坐落于宜秀區五橫鄉的鐵硯山房,是清代書法纂刻藝術大家鄧石如的故居、也是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出生地。2012年重新修整布館展覽以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往參觀、學習。
(游客楊萍萍同期聲)一般周末我們有時間,都會帶孩子到這樣文化景點來參觀,我想這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書香氣息,能讓我們的孩子得到熏陶,我想這樣也有利于我們孩子的成長。
與五橫鄉相鄰的羅嶺鎮,發展旅游業也先打文化牌,這里是嚴鳳英的家鄉,人人會唱黃梅戲。今年,羅嶺鎮黃梅村在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起黃梅戲大看臺,定期上演黃梅折子戲。黃梅戲,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招牌。目前,宜秀區以楊橋鎮農家樂一條街整治為重點,全面鋪開,經營的農家樂有近百家,從業人員達200多人。
(宜秀區羅嶺鎮黨委委員胡孔天同期聲)一方面是通過嚴鳳英故居的改造提升,讓游客來故居感受到黃梅戲,第二個方面結合農民文化樂園,文化廣場建設,搭建文化,黃梅戲表演平臺,鼓勵鳳英劇社等民間劇團,常態化表演黃梅戲,讓游客來羅嶺鎮,能聽到看到地地道道的黃梅戲,第三個方面是將黃梅戲引導景區,讓游客一選看景,一邊看戲。
今年,安慶市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促進文化旅游生產要素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產業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率日益提高。
(宜秀區旅游局長李劍同期聲)資金上面的投入,政策上面的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有前瞻性的,可持續發展的,大的,綜合性的大項目,把我們宜游宜秀的品牌,做大做強。
不只是宜游宜秀的打造,挖掘文化資源做大旅游產業,已成為安慶市近年來的惠民舉措、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今年的“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再次點燃人們的文化激情、旅游激情,仰慕著以黃梅戲為代表的安慶文化,癡迷著以天柱山、花亭湖為標志的安慶山水,四面八方的游客云集安慶,白天看景,晚上看戲,感受安慶魅力!國慶期間,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園等24個景區開展的黃梅戲歌舞表演就達600多場,觀眾超100萬。
除了搭建黃梅戲展演周這樣的舞臺,市委、市政府今年還出臺了推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文化旅游產業因此受益,蓬勃發展。
截至11月底,全市接待游客3534萬人次,同比增13.1%,旅游總收入達311億元,同比增長13.3%。
(宜秀區旅游局長李劍同期聲)資金上面的投入,政策上面的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有前瞻性的,可持續發展的,大的,綜合性的大項目,把我們宜游宜秀的品牌,做大做強。
不只是宜游宜秀的打造,挖掘文化資源做大旅游產業,已成為安慶市近年來的惠民舉措、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今年的“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再次點燃人們的文化激情、旅游激情,仰慕著以黃梅戲為代表的安慶文化,癡迷著以天柱山、花亭湖為標志的安慶山水,四面八方的游客云集安慶,白天看景,晚上看戲,感受安慶魅力!國慶期間,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園等24個景區開展的黃梅戲歌舞表演就達600多場,觀眾超100萬。
除了搭建黃梅戲展演周這樣的舞臺,市委、市政府今年還出臺了推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文化旅游產業因此受益,蓬勃發展。
截至11月底,全市接待游客3534萬人次,同比增13.1%,旅游總收入達311億元,同比增長13.3%。
(方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