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省疾控中心介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防接種安全性監測—免疫規劃管理人員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監測指南(第二版)》對部分疫苗的異常反應研究顯示,接種乙肝疫苗引起的過敏性休克發生率為1.1/100萬劑次。
專家指出,由于疫苗的生物學特性和人體的個體差異(健康狀況、過敏性體質、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數接種者會發生不良反應,如局部紅腫、疼痛、硬結等局部癥狀,或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湖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主任醫師張淑君告訴記者:“按照規定,醫生給嬰幼兒接種疫苗前,需要確認嬰幼兒是否患有嚴重器官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發熱、對疫苗成分過敏等。 注射疫苗后,在2個小時內,家長應觀察注射者的反應。”
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所長鐘燕教授告訴記者,湖南省兒童醫院是疫苗接種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疫苗在醫院使用過,是由區疾控中心分發至醫院的,而醫院醫護人員只負責疫苗接種。
鐘燕說:“接種乙肝疫苗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一般不良反應、嚴重不良反應等,一般不良反應包括發燒、低熱、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局部紅腫等,嚴重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等。”
“有兒童在接種疫苗后出現過暈針等不良反應,暈厥也出現過,但嚴重的不良反應很少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情況幾乎沒有。”鐘燕說。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汪明輝告訴記者:“醫生會嚴格按照操作要求,對嬰幼兒進行疫苗接種,極少數嬰幼兒在接種疫苗后出現過發燒、腹瀉等不良反應,但休克等嚴重癥狀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