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母親告訴記者,孩子平時特別愛撕手上的倒刺,常常伸出一雙手來,指甲附近都是被撕得紅紅的,甚至破了皮。“前段時間,她的左手食指旁邊長出一個小疙瘩,看起來非常小,就像被小針頭刺了一下。大概十天以后,小疙瘩不僅沒有消下去,反而越來越大了,并且從最開始的一顆小疙瘩,變成了好幾顆。”看著女兒手上的小疙瘩愈演愈烈,父母將她帶到兒童醫院檢查。
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羅曉燕在仔細查看薇薇的小疙瘩后,告訴孩子父母,這個在醫學上叫做“尋常疣”,又稱“瘊子”。
“‘尋常疣’是民間對絲狀疣、跖疣、指狀疣、扁平疣等的統稱,中醫稱‘千日瘡’,是由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常發于青少年。”羅曉燕說,在門診中常能遇到手上長尋常疣的小孩,大多數患病小孩都有一個相同的習慣——撕倒刺。
“因為患尋常疣的小孩一般都是皮膚外傷后被感染,如果孩子喜歡撕倒刺,皮膚易形成裂口,失去保護層,病毒便會趁機進入。”羅曉燕解釋稱。
據悉,尋常疣初期時,正常的皮膚上會出現針頭大小的丘疹,逐漸發展成黃豆大小,甚至以“刺狀”突起。“這些突起物邊界清楚,表面粗糙干燥,呈乳頭增生樣,高低不平,若強行剝離易出血。初發時多為一個,因自身接種以后逐漸增加為數個甚至數十個。”羅曉燕表示,目前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擦藥、打針、激光、冷凍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