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頭痛占頭痛總數的3/4
從前額向上及兩側,一直到枕后這個部位的疼痛,我們都稱之為頭痛。張振宇說,無論是什么樣的疾病,或者是一個單獨的癥狀也好,各種原因導致了顱內壓的改變或者是血管的收縮功能失調,交感神經興奮或抑制的障礙,還有頭頸部肌肉緊張導致大腦的供血不足,都會影響顱內外的一些痛點結構,引發頭痛。
頭痛可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前者指病因不明的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預后相對較好;后者是由明確病因引起的頭痛,如外傷、腫瘤、感染、神經痛等,其預后往往同原發病的預后相關。臨床上所見的大多為原發性頭痛,繼發性頭痛大約占頭痛患者總數的1/4。
國內流行病學調查統計,目前中國內地18—65歲人群中原發性頭痛患病率為23.8%,主要為緊張型頭痛和偏頭痛,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頭痛,加上繼發性頭痛,患者數量更為龐大。
哪些能按,哪些不能按
不同疾病導致的頭痛,由于病理生理過程不同,治療方法、止痛技術都有所不同。
推拿治療頭痛的機理,中醫講求疏經通絡;西醫講緩解血管和肌肉的痙攣,加快鹽分的吸收。張振宇說,按摩可以活血化瘀,調節植物神經系統的活動,對頭頸部的肌肉粘連,有減緩粘連帶來的疼痛的作用。
老百姓大部分的頭痛都不屬于嚴重的疾病,一般慢性頭痛都可以進行推拿的方式治療,像高血壓性的頭痛,感冒引起的頭痛,頸椎病引起的頭痛,肩背酸痛導致的頭痛等。但如因顱內壓改變引起的頭痛,腦血管畸形、腫瘤這些因素導致的頭痛,不屬于我們推拿治療的范圍。
另外,如果頭痛出現進行性加重,比如出現眩暈、惡心、嘔吐,神經癥狀出來了,這樣的頭痛也不能推拿治療。我有一個病人,一開始以為是頭痛,治了一兩次之后,感覺這個頭痛進行性加重,做了一個腦積液檢查后發現,是腦炎。這樣的就得停止治療。
常按五個穴位防頭痛
第一個手法叫開天門。天門穴在前額兩眉之間,它是推拿的起點,自下而上到前發際,用拇指操作;颊咭部梢杂米约旱氖持负椭兄缸韵露暇徛耐苿,這個力量以舒適為度,推20次左右,即可起到安神定智,清醒大腦、止痛的作用。
第二個手法叫推坎宮。坎宮位于自眉頭起沿眉弓向眉梢成一直線。用兩拇指橈側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或分推坎宮。手法是用拇指從眉心向眉梢作分推,類似眼保健操從里到外進行緩慢的分推。推時力量可以稍微重一些,速度可以慢一些,推20次左右,可以起到清腦明目的作用。
第三個手法叫按太陽。太陽穴是經脈奇穴的位置,用食指、中指、無名指這三個手指,以中指作為照例點在這個學位上進行旋轉按揉。兩側同時操作,大概一分鐘左右,要做到以舒適感為佳。還可繼續推坎宮,以眉宮上面推出來一直到太陽穴,再揉一揉,把這個穴位結合起來操作,效果更好?梢允骘L清腦,明目止痛。
第四個手法叫推耳后高骨。耳后高骨在兩耳后,乳突后緣與后發際交界處。用拇指揉,稱揉耳后高骨下凹陷中;或用兩拇指分別推運耳后高骨處。揉耳后高骨主要能疏風解表,治感冒頭痛,多與推攢竹,推坎宮,揉太陽等合用,亦能安神除煩,治神昏煩躁等癥。
還可以再增加一個手法,我們老百姓說頭痛了,拿手指梳頭,這個方法可以稍微規范一下,叫“拿五經”。通過“拿五經”的手法梳頭,先是用五指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五條經脈。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再做3次,可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白領頸椎舒緩按摩法
除了以上的基礎按摩手法,張振宇還專為白領介紹了一套,舒緩頸椎的按摩手法,它可以緩解痙攣、改善循環。
第一,揉項韌帶。在頸部,從頸椎棘突尖向后擴展成三角形板狀的彈性膜層,稱為項韌帶。在頸椎正后方,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在頸后,按住正中間有個頸突左右進行揉動,自上而下進行揉動,可以緩解項韌帶的痙攣。
第二,按揉頸肌;颊呷∽,治療者左手扶位其頭部并予以固定;右手拇指和食指,中兩指分別位于頸椎兩側肌肉隆起之處,自上而下,由輕及重進行按摩揉捏,邊按揉,邊下移,重復動作5—10次。此可疏通經絡,解除痙攣,增加頸椎的活動度。
第三,沿著枕骨下沿,兩個耳朵后,向上推著點擊性按揉,從高骨開始一直到正中線,對枕骨疼痛效果非常好。因為這個區域有很多神經和血管在里頭,可以緩解神經血管的刺激。再就是五個手指扣擊頭頂,整個頭頂區域的微血管,微循環得到改善,像雨點落下來一分鐘就可以,效果還是特別好的。
最后,張振宇還介紹了一個和家人互動的按摩法。當肩背疼痛時,可請家人幫助,用兩個手掌,空掌,在肩胛骨這個區域扣擊,不要抬太高,否則心臟特別難受。頻率可以稍微快一些,進行扣擊,聽著有氣的聲音,有節奏的進行拍打,拍打50次,可起到一個疏經通絡,緩解疲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