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政協四屆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日期:2025-01-03 16:39:36 來源: 點擊:
2025年1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慶市宜秀區第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豐大國際大酒店隆重開幕。
大會會場簡樸莊重,象征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協會徽懸掛在主席臺正中,十面鮮艷的紅旗分列兩側。主席臺對面“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宜秀建設新篇章”的標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大會執行主席曹艾群、陳啟講、涂潔貴、吳桂芳、潘宏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區領導鄭志、吳曙、曹紅斌、汪龍生、黃震到會祝賀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在主席臺就座的領導還有:陳海銀、胡昶、方勝、劉秀芳、張婷、井文忠、趙永杰、王瓊、陳杰南、馬韜、潘長周、張泓、徐晉斌、查長禮、陳富斌、王一中、夏風、汪杲、吳昌維、徐瑾、陸超、戴申豐、饒道芳。
出席本次會議的委員應到197人,因事因病請假22人,實到175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上午9時,陳啟講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陳啟講在主持會議時強調,開好這次會議,對于充分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優勢和作用,進一步統一各界思想和認識、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全體委員和與會同志增強進取意識、責任意識,積極協商議政、認真建言監督,不斷為宜秀發展添磚加瓦、增光添彩,努力把這次會議開成高舉旗幟、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
區政協副主席涂潔貴代表區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他指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在中共宜秀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思想引領中深化政治共識、在服務大局中助推經濟發展、在關注民生中促進社會和諧、在匯聚合力中凝聚奮進力量、在傳承創新中發展政協事業、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中找準宜秀路徑,為建設“六大宜秀”、實現“工業強區、山水名城、怡人福地”奮斗目標貢獻政協力量。
涂潔貴在報告中從“筑牢政治之魂,著力強化思想政治建設,黨建引領政協事業得到新加強;把握履職之要,著力深耕協商主責主業,助力高質量發展實現新作為;恪守為民之責,著力秉持人民至上理念,聯系服務群眾取得新成效;走深創新之路,著力提升凝聚共識水平,大團結大聯合開創新局面;夯實事業之基,著力加強‘兩支隊伍’建設,增底氣提士氣彰顯新形象”五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區政協的工作。對2025年政協工作作出了“堅持政治第一引領,著力在夯實理論武裝、強化黨的建設上再鞏固;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著力在助力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上再作為;堅持協商第一主業,著力在把握商量真諦、精準建言獻策上再提升;堅持團結第一主題,著力在同心共謀發展、廣泛凝聚共識上再深化;堅持家國第一情懷,著力在加強自身建設、激發履職活力上再推進”的部署安排。
涂潔貴說,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做好政協工作意義重大。區政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委、市委、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六大宜秀”“五大跨越”目標,更好地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更高站位、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標準,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彰顯政協擔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宜秀實踐中展現政協之為、貢獻政協之力。
受區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區政協副主席潘宏向大會報告區政協過去一年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區政協四屆三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注民生,聚焦發展,積極通過提案履行職能,共提出提案89件,經審查,立案75件(含并案5件),為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潘宏說, 2025年,區政協提案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別是關于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新時代人民政協提案工作新使命,圍繞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斷提高提案質量、辦理質量、服務質量,努力開創提案工作新局面,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宜秀建設新篇章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會上,邵偉君、胡浩、黃大章、姚萍4位委員作了大會發言。(區政協四屆四次會議宣傳組)
上一篇:四屆區委巡察“回頭看”集中反饋暨第七輪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