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不在家在我門前砌墻,我就拼了老命也要把它砸掉!”金某揮舞著鐵鍬,將剛砌好的半人高圍墻砸出缺口。對面,金某某攥著橘子樹枝怒目而視:“這塊地是我用三畝良田換的,當年他栽樹就是想占我地盤!”8月10日清晨,鳳溪社區“百姓評理說事點”前的空地上,兩家人因11平方米的“巴掌地”爆發激烈沖突。老槐樹下的石桌旁,堆著剛挖出的橘樹根和斷裂的水泥磚塊。
信息員金春琴讓他們坐下來喝點水、靜一靜、消消火氣。通過耐心傾聽他們訴求,信息員很快就了解到兩人是因為房前屋后一塊土地權屬發生爭執。該區域面積也不大只有11個平方,在金某門前金某某屋后,金某栽樹是防止金某某在土地上建筑,金某某砌墻是防止金某占用土地,雙方各懷心思。調解過程中信息員巧借六尺巷典故,勸說雙方當事人各讓一步、各當一次現代宰相。通過耐心勸解,最終達成簡易協議。金某同意挖掉橘子樹,金某某也拆除了圍墻,將這11個平方作為公用土地,雙方共同出資進行簡易硬化,并約定不得在上面建筑或亂堆亂放。
群眾利益無小事,細微之處見初心。近年來,羅嶺鎮鳳溪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百姓評理說事點功能作用,聚力打造矛盾糾紛化解點、普法政策宣傳點、社區民意收集點,打通基層矛盾糾紛排查“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鳳溪社區共開展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宣傳3場次,收集社情民意30余條、化解群眾矛盾糾紛26起。
下一步,社區將繼續充分發揮“百姓評理說事點”的功能作用,努力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末梢”,激發人民調解新活力,共治共建和美社區。
(談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