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宜秀區白澤湖鄉為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始終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立足于各村居實際,編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魂、一村一貌”的產業發展格局,村級集體經濟顯著提升。
白澤小菊花,富民大產業
該鄉白澤社區與龍頭企業流轉兩個村民組約350畝土地打造蘇北菊花中草藥種植示范基地,先后投資200萬,吸收產業扶貧資金約計60余萬元。該基地建立了‘種植大戶+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長效利益聯接機制,形成了政府牽線、社區搭橋、種植大戶唱戲、貧困戶收益的產業扶貧模式,實現種植大戶、貧困戶、合作社、村委會多贏的良好局面。社區內24名貧困戶積極申請小額貸款,以入股分紅的模式投資扶貧基地;丶皶r吸納一些弱勞動力或因家庭因素不能到鄉外就業的貧困戶,自基地栽種蘇北菊花苗以來,每天平均用工在60人以上,參與栽種的貧困戶每天工資為70元左右,不僅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同時又增加了他們的收入,通過提高收入來幫助他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
芭茅小蔥,聞著香賣著更香
近年來,該鄉芭茅村依托自然環境優勢,大力發展地方特色農業,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戰略,采取“合作社+農戶”經營方式,通過科技幫扶、實地指導等實現學、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產業鏈,著力打造特色扶貧產業,其中芭茅小蔥更是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芭茅村現有小蔥種植基地面積140余畝,從事基地務工人員20余人,年產量30噸,產值近百萬元。社區“兩委”一班人組織企業負責人積極學習小蔥種植管理技術,開拓市內外銷售市場,對接周邊超市商場,拓寬“互聯網+”銷售渠道,減少中間流通環節,保證產品質量的鮮活期,使產品利益最大化,促使蔥農增收。同時,帶動附近村民個人種植小蔥,一方面盤活了閑置的土地,另一方面促進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黃石休閑農業,探索致富密碼
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該鄉緊緊圍繞“水鄉慢城”發展定位,高標準制定“一萬六千”產業發展規劃,著力打造萬畝蔬菜黃石核心示范區。截至目前,黃石村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禾田春曉”“黃石聚豐”“永勝農場”等多家有實力的經營主體入駐核心示范區,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模式,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入駐企業積極探索“現代農業+全域旅游”營銷模式,其中黃石聚豐、永勝農場利用網絡平臺開拓銷售渠道,既拓寬了業務,又將自家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禾田春曉蔬菜種植基地占地500畝,種植了番茄、西瓜、黃瓜等十幾種果蔬,年銷售額約650萬元,一年四季從采收、分揀到管護,用工需求不小,帶動周邊三十余名村民就業,其中大多數為貧困戶,為脫貧增收添加新動力。(宣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