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貧困人群,脫貧你我同行”鮮紅的字跡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醒目,營造出濃厚的脫貧攻堅氛圍。據悉,為進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力度,該村一方面利用橫幅、廣播、墻體畫、宣傳書冊、宣傳欄等方式廣泛宣傳,使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到村、到戶、到人。另一方面,該村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組織黨員、貧困戶等廣泛宣傳“移風易俗”,引導群眾摒棄陋習,凈化思想認識。同時,該村每年開展一次文明評比活動,評選出“文明家庭”“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并進行廣泛宣傳,讓文明新風在鄉村落地生根。
“拉”緊綠色生態這根弦,強化人居環境整治
為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芭茅村充分發揮群眾和黨員力量,調動貧困戶參與積極性,沿S228線村民組開展集中整治活動,并與轄區商戶簽訂“門前三包”,確保垃圾清掃收集做到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大幅提升村莊品質。與此同時,該村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扎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引導貧困群眾從自身做起、從房前屋后做起,自己動手綠化美化亮化室內、院落和公共區域,自覺踐行文明健康、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唱”好精神文明這臺戲,深入開展創建活動
為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芭茅村按照有場所、有制度、有計劃、有隊伍、有活動的開展各項活動。一是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重點打造理論宣講、紅色教育、科技與科普、文化服務、健身體育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二是堅持立破并舉,通過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形成具有農村特色、地域特征的文明生活新風尚。三是利用村文化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文明評比、“孝老愛親,互助關愛”、“美麗庭院”、“好媳婦”創建等特色活動,凝聚社會正能量。(撰稿人:韓安晴 劉憶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