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精準扶貧 政策托底守民生底線
日期:2020-04-13 17:46:22 來源: 點擊:10327
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也是兜牢民生保障網、推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工作。白澤湖鄉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健康扶貧兜底政策托底保障工作力度,做實做厚精準扶貧“底盤”,讓各項扶貧政策惠及脫貧戶,先鋒村2020年擬脫貧戶王惠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病魔困擾陷絕望
先鋒村2020年擬脫貧戶王惠,一戶2人。戶主王惠,36歲,身患尿毒癥七年有余,配偶徐國林,42歲,在安慶從事水電工。原本幸福和樂的家庭,在王惠婚后第二年健康體檢查出罹患尿毒癥而瀕臨破碎,如花似玉的年紀嘗盡世間百態。四處求醫問藥的夫妻倆,花光了所有積蓄,其后只能一邊打工一邊治病。換腎才有生存希望,而腎源的獲得讓他們愁云密布。“我一定要救我的女兒,哪怕是把我的腎給她,我也在所不惜,只要她能好好的活下去,我什么都不計較”,這是一名普通的莊家人發自肺腑的訴說。
扶貧政策顯真章
“這么多年來,我無時無刻都在想象,如果能像正常人一樣地活著,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才30多歲,我的人生還有許多種可能,我也想讓我的人生閃閃發光,我更想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感謝扶貧政策讓我有所期待。”王惠熱淚盈眶地說道。
據悉,2018年王惠一戶2人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兩個B類低保,每月低保金672元,根據該戶實際情況,已于今年4月份低保已由B類調整為A類,每月低保金漲至962元。他還享受健康扶貧政策,一兜底“351”、一補充“180”等政策。王惠告訴筆者,手術費需要15萬元,鄉村兩級干部主動捐款,送去慰問金,并且通過水滴籌等多種渠道,為其籌措8萬余元醫療費。”
換腎成功續希望
2019年12月22日,對于王惠一家來說意義非凡,預示著新生命的開始。經過成功配型,手術治療,王惠母親的一個腎臟成功在王惠體內正常工作,困擾多年的心結終于打開。
術后對日常起居環境衛生要求高,徐國林要全身心照顧尚在康復期的王惠,家庭收入來源成了他最大的心病。“區鄉村幫扶責任人,經常入戶走訪了解我家庭現實困難,積極對接村內合作社,給我提供就近務工的工作崗位,這讓我脫貧更有底氣了”徐國林說道。(徐全敏 劉憶萍)
上一篇:白澤湖鄉黃石村:做活綠色文章 鞏固脫貧成效
下一篇:白澤湖鄉:黨建引領促脫貧 聚力攻堅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