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眉山村:要“脫貧”更要“振興”
日期:2018-05-04 09:40:16 來源: 點擊:
“天氣晴好,兩三天就能曬干,有公司直接過來訂購,暢銷得很!”4月22日上午,忙活了一早上,看著一地被春日暖陽曬得明亮剔透的新鮮黑木耳,陳運堂樂呵呵地笑了,“這是年后第一批新鮮黑木耳,預計有2000斤干貨,喏,地里還有工人正在采摘呢!”晾曬場的不遠處,白色塑料大棚內,十幾個工人正蹲著身子,即便是遠觀,也能清楚地看到基地上那一排排一株株食用菌棒上墜著的密密麻麻的肥碩黑木耳。
陳運堂是宜秀區眉山村有名的黑木耳種植能手,一心想擴大黑木耳種植規模的他卻一直苦于無足量的資金支持。2016年,借著村里貧困戶入股的25萬扶貧資金契機,陳運堂成功地辦起了38畝地的食用菌種植基地。
陳運堂靠貧困戶扶貧資金圓了企業夢,貧困戶也借企業取得多重收益。陳運堂說,公司不僅給入股貧困戶分紅,還為他們人均代種代養2000棒食用菌,“貧困戶不用管不用承擔風險,人均一年還可增收至少四五千元。”
受益者汪慶家中5人,父子兩人身體都有殘疾,母親體弱多病常年需要吃藥,是村里多年不變的貧困戶。然而這兩年借扶貧東風,汪慶不僅率先脫了貧,還成了村里響當當的致富帶頭人。
“小額信貸3萬入股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年分紅2425元,合作社還為我代種2000棒黑木耳,年收益2000元。”汪慶說,“扶貧隊鼓勵我們創業,2016年底幫我申請養60頭豬,2017年又幫我申請養20頭豬,光是這兩項產業扶貧就增收26000元。”資金有保障了,創業有扶持了,汪慶越發有干勁,2018年將養豬規模擴大到300頭。
“只有發展鄉村實業,才能讓所有貧困戶真正脫貧不返貧。”眉山村扶貧專干左征勇如是說。
產業脫貧,產業興村。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眉山村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獼猴桃種植、無花果三大產業,種植面積達180畝,全村73戶貧困戶通過小額信貸入股、務工就業、土地流轉等方式從中獲得收益。初步估計,以上三個種植區的建成,將實現年產值500萬元、年收益120萬元,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3.5萬元;受益農戶146戶,帶動農戶年增收13萬元;受益貧困戶38戶,帶動貧困戶年增收17萬元。
高效高質產業落地,讓貧困戶創業就業有保障,更讓眉山村從貧困村順利邁向致富村。(畢璀 張箭)
上一篇:【安慶日報】千畝箬葉讓昔日“火山”變“綠色銀行”
下一篇:宜秀區處理一起焚燒秸稈污染環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