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企業·新模式·帶脫貧
宜秀區羅嶺社區:激發內生動力 合力脫貧攻堅
在實施脫貧攻堅中,扶貧部門都有這樣的共識,就是要想幫助貧困群眾真脫貧,必須發展產業,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為此,宜秀區羅嶺社區以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扶貧就業車間等民營企業為載體,采取“產業拉動、組織聯動、企業帶動”的方式,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企業、企業幫扶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
多方探索脫貧模式
宜秀區羅嶺鎮羅嶺社區現有人口8268人,低收入家庭有279戶427人,符合幫扶條件的已列入幫扶的貧困戶有102戶242人,貧困發生率2.9%。2016年該社區脫貧66戶125人,2017年擬脫貧36戶117人,其中因病致貧12戶44人,因殘致貧8戶27人,缺乏勞動力13戶38人,因病、因殘致貧的占比71%。
羅嶺社區把發展健康生態米種植作為整村脫貧的主導產業,引進宇順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大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截至目前,共流轉土地2300畝發展稻蝦共生、小紅稻種植、休閑采摘等產業,占社區總耕地面積的55%,今年計劃再流轉1800畝土地。農戶則通過土地入股分紅,每年可分紅約12.5萬元,全社區246戶以自家承包地參股,占全社區總戶數的21.4%,其中貧困戶42戶,占總收益數的17%。社區再按0.05元/斤收取宇順公司基本服務服務費共9萬元,進行二次分紅,給貧困戶又增加了收益。
在羅嶺生態園中藥材牡丹基地里,種植著白術、芍藥、銀杏、牡丹等中草藥。2016年5月,羅嶺社區流轉547畝土地建立該基地發展中草藥種植,同時根據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考慮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戶,通過安置就業的方式進行幫扶脫貧,增加他們的收入水平。目前基地實現年產值約300萬元,已成為羅嶺社區的特色扶貧產業。
今年48歲的羅嶺社區姚觀組貧困戶雷龍霞現在時常會到基地里打些零工。她的丈夫早年因病過世,大兒子吳俊剛剛研究生畢業,自己因患有嚴重頸椎和內風濕,不能從事重體力活,生活過得捉襟見肘。“以前家里種點田,我身體又不好,忙碌時風吹日曬不說,一旦遇上惡劣天氣,那一年就白忙活了,即使遇上好年景,每年核算下來,除了籽種、化肥、人工等費用,每畝地才收入100元。土地流轉之后,我就到基地打工,70元一個工,忙時一個月能有近千元收入,我對脫貧很有信心。”雷龍霞說。
破解瓶頸力求實效
今年以來,羅嶺社區運用“麻雀”戰術,對貧困戶實行一戶一策“私人定制”式精準幫扶,通過發展養殖業,落實到戶產業。今年4月,社區共向49戶貧困戶免費發放2750只鵝苗、核實到戶養雞戶5戶、720只,養豬戶9戶、19頭,養羊戶1戶40只,養牛戶1戶1頭。
羅嶺社區魯萬組貧困戶吳新國因患有重度糖尿病放棄了外出打工,常年與患有精神障礙的弟弟相依為命。今年年初,他以7元一只的價格購買了300余只雞苗,但由于不懂養殖技術,雞苗無一成活,僅成本一項就損失了2000多元。這個不小的打擊卻沒讓吳新國失去脫貧的信心,4月份,在社區的鼓勵下,他又從社區免費領取了300只雞苗和100只鵝苗。養鵝和養雞不一樣,鵝的抗病能力強,不容易發生疫病,社區專門為吳新國聯系了區農業局的養殖專家,為他提供技術培訓,打消了他的顧慮,現在他還幫其他沒有經驗的貧困戶代養鵝苗,帶動他們一起脫貧致富。
為提高貧困戶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羅嶺社區采取多頻次、多渠道、面對面向貧困戶宣傳健康扶貧等政策,通過發放健康扶貧知識宣傳冊,提高貧困戶政策知曉率;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每月入戶為貧困戶提供醫療服務,普及健康醫療知識,提高貧困人口健康水平。
龍道珍是羅嶺社區龍咀組的貧困戶,也是“貧中之貧”的特殊群體,除了本人患有食道癌,正在市二院接受化療,妻子吳桂英患有重度內風濕,手指已嚴重變形,兒子龍武患有痛風,三人幾乎無勞動能力,孫子還在讀小學四年級。就目前的“351”“180”醫療扶貧政策已無法滿足他家的就診需求,社區考慮到他家的特殊性,除了社會兜底、小額貸款、轉移就業等幫扶措施,還下大力氣重點解決“351”“180”不能保障的醫療兜底問題,消除了龍道珍一家“看病貴、看病難”的顧慮,全家及時就醫的意識明顯增強。
創新幫扶助力脫貧
目前,羅嶺社區正著力建立一個精準扶貧就業車間,這也是該社區在脫貧幫扶路上的一大創新。
為發揮當地“龍頭企業”輻射延伸作用,羅嶺社區計劃引進當地一塑料加工企業成立“扶貧車間”,通過“企業+農戶”的模式,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扶貧資金等入股,除年終領取保底金和分紅外,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到企業務工,領取工資,一年就有3項收入。據了解,貧困戶申請的小額貸款直接入股企業,年底分紅每戶可增加收益3000元。同時,“扶貧車間”可帶動5戶貧困戶就業,工資年收入能達到15000元。該社區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引導和扶持當地經濟效益好、示范性強的龍頭企業,在村里布局設點,幫助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經過長期實踐,羅嶺社區探索出圍繞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新舉措,聯企業帶動貧困村產業升級、聯產業帶動貧困村脫貧、聯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奔小康的“三創三聯三帶動”脫貧新模式,脫貧攻堅煥然一新。
(嵇奕華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