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區今年來先后組織四十余家新型農業主體和百余名農技人員精準幫扶各貧困村(社區)和貧困戶,引導更多貧困戶充分利用宜秀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都市休閑觀光農業。31家幫扶企業與8個貧困村就發展特色種養和農產品加工業達成了雙向選擇意向。龍潭生態農業公司在羅嶺社區和鹿山村的瓜蔞種植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楊橋鎮螺山村與義宏水稻種植合作社合作,發展稻田養蝦規模達300余畝,預計畝增收1000元以上;投資48萬元、占地千畝的五橫鄉白林村的光伏扶貧項目將于本月下旬并網運行,建設規模為裝機總量60KW,第一個年度就可為村集體創收6萬余元。
脫貧產業順利發展,金融、科技等要素很關鍵,宜秀區積極打造融資、服務等各類產業扶持脫貧平臺,會同安慶農商行聯合開展扶貧小額貸款評級授信工作,目前,已評級2031戶,授信戶約406戶,授信額度約1510萬,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機制正不斷完善。
宜秀區今年起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專項行動,在宜秀區8個貧困村修建鄉村道路19.151公里,貧困村老村道加寬6.933公里,區級配套資金達222.16萬元,進一步提升產業扶持脫貧的硬件支撐,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嵇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