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棚戶區改造,既是造福群眾,讓群眾獲利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實質舉措。
今年,市政府下達宜秀區棚戶區改造安置任務數1556套,涉及棚戶區改造征遷項目4個:圣埠三角島及A-16機場大道東側一期、中山大道北片、206國道宜秀段。總征地面積2730畝,征遷房屋1506戶,面積約77.78萬平方米,自4月26日區棚改工作動員會以來,全區上下圍繞目標,堅定信心;凝聚合力,高效保障;超前謀劃,精準施策;做到合力征遷、陽光征遷、和諧征遷,全區棚改征遷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截止6月27日已完成安置套數任務1099套,占總任務數的70.63%,超額完成市政府要求的6月底完成70%的1089套任務數。
宜秀區在棚改征遷工作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促征遷,區委總攬全局、統籌保障;區政府負起主責、組織實施。區委各部委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助力棚改征遷工作。區大建辦與各指揮部協調配合,及時解決棚改征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對照目標、掛圖作戰、明確職責、倒排節點。該區切實加大落實“區指導、鄉負責、村為主”屬地責任制力度,強化區、鄉、村三級聯動機制,形成攻堅合力。按照“掛圖作戰、一線辦公、倒排時間、包保到人”工作機制,在每個棚改分指均制定了房屋拆遷作戰圖、房屋拆遷包保到戶明細表、房屋拆遷進度表以及拆遷責任人考勤表,細化工作目標,分解工作任務,曝光工作進度,以目標倒逼進度,以時間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實。做到目標、重點、措施、進度、責任“五明確”。
同時,各分指對征遷進度采取每天一匯報、一匯總、一分析、一總結,分指與分指之間、征遷組與征遷組之間、工作人員與工作人員之間相互比拼趕超。比干成事的決心、比吃苦耐勞的恒心、比決戰決勝的信心,真正形成了“比差距、比干勁、比速度、比水平”的濃厚氛圍。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從區紀委、組織部抽調專人成立督查組,實地督查每天任務完成情況、人員出勤情況、遵守紀律情況、各地進展情況,并通過區微信平臺一日一通報。
棚改在哪里,黨組織就在哪里,該區把臨時黨組織建在棚改一線,以黨建促棚改。“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黨員我先拆”,棚改一線彰顯黨員帶頭模范作用。棚改中,大龍山鎮黨員干部亮明黨員身份,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辛苦不叫累,受挫不叫屈,面對面零距離,多方為群眾解決困難,以實際行動感染群眾,化解棚改戶的心結。此次棚改中,很多黨員既是棚改工作人員,又是棚改戶,其中新新社區老黨員胡榮苗、永林社區主任邵興東和支委阮建等等,他們顧全大局,率先垂范,帶頭不講條件的簽下征遷安置協議書,帶頭搬遷,用他們自己的話就是“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黨員我先簽”,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此外,該區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舉全區之力快突破、見實效。目前,各項征遷工作進展順利。機場大道東側一期項目,已完成安置套數405套。圣埠三角島及A一16項目,農戶房屋164戶,協議全面簽訂完成,房屋已拆除162戶,拆遷房屋面積9.57萬平方米;國有土地房屋123戶,協議已簽訂48戶;13家企事業單位,1家已拆除,其他企事業單位正在評估(認證)復核,已委托第三方進行審核。中山大道北片區項目,農戶住宅612戶,非住宅8戶,房屋丈量全部結束,房屋復核基本結束,戶口認證正在有序進行,已簽訂協議471戶,已拆除房屋76戶;1個國有土地上企事業單位,已完成摸底丈量和調查登記工作,正組織房屋復核;已完成安置套數875套。206國道宜秀段項目,農戶住宅305戶,非住宅2戶,房屋丈量全部結束,房屋復核也即將結束,戶口認證正在有序進行,已簽訂協議125戶,已拆除房屋27戶;國有土地上住宅60戶,15個企事業單位,已完成摸底丈量和調查登記工作,正組織房屋復核;完成安置套數447套。
肖琪 張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