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系統服務災民獻真情
日期:2016-07-08 15:01:20 來源: 點擊:
面對肆虐的洪魔,區教育局反應迅速、科學部署,先后在轄區10余所學校設置了災民安置點,及時妥善安置500多名受災群眾,以細致周到的服務為受災群眾排憂解難,讓群眾舒心、安心。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有大愛。連日來,在嚴峻的自然災害“大考”面前,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義無反顧,不分晝夜如火如荼地奮戰在災民安置工作一線,用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博大的愛心為受災群眾筑起了一座溫暖的鋼鐵長城。
“金嗓子”聲音嘶啞不下線
羅嶺鎮黃梅小學女教師金春林聽聞學校安置了許多災民們后,她立即主動請纓加入到安置災民服務志愿者隊伍中來。
白天,她協助村干部分發生活物資,給老人們燒水、做飯、洗衣服,還從自家小菜園里帶來蔬菜燒給他們吃。災民中誰要是有個頭疼腦熱,她比自家人生病還著急,立即請來醫護人員檢查,直到沒事了才放下心來。每當生活物資運抵后,她又投入到搬運隊伍中去。夜幕降臨,她把點好的蚊香送到每個教室,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鋪床蓋被。當有災民們心神不寧時,金老師又陪鬧心的群眾嘮家常,安撫他們內心的焦慮,讓他們安心入睡。夜深了,金老師顧不上休息,每教室里都去轉轉看看才放心。就這樣,不管白天黑夜,在黃梅小學安置點的樓前樓后、屋里屋外,總能見到金老師忙碌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
金老師黃梅戲唱的好,是有名的“金嗓子”。連日來的勞累,她的嗓子都啞了,人也瘦了一圈,但她始終堅持和災民們在一起,默默地奉獻著汗水和熱血,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百事通”讓災民在校如在家
平日里,楊橋鎮螺山小學教師曹劉林在學校里是個大忙人,修課桌、連水電、訂墻畫……樣樣都行,是同事眼里的“百事通”。7月2日晚,螺山小學作為第一批臨時安置點準備接收受災轉移群眾。老曹第一時間趕到學校,搬移課桌椅,騰空教室,清掃安置區域,做指示牌、提示語,為災民入住做好充分準備。
學校陸續迎來避險群眾后,老曹每天都在七點左右就趕到學校,配合政府工作人員做好群眾安撫、心理溝通工作,與群眾熱情交談,幫助受災群眾鋪床疊被,打送熱水,給受災的孩子們借閱圖書,與值班教師一起做好安全巡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與此同時,積極做好各級領導及防汛工作小組蒞臨安置點的接待工作。截止7月7日,螺山小學已開放教室7間,接收受災群眾76戶146人。這些人大部分年老體弱,其中兒童就有11人。學校一時住進這么多人,在安全、衛生、飲食等諸方面都是繁瑣、費心的工作,但老曹堅決表示,再苦再累,也要與受災群眾一起面對,保證他們在校期間不為生活瑣事煩心,在校如在家,直到重返家園。
“領頭羊”引領教師傳遞正能量
連續的暴雨讓人每一個人的心里都倍感不安。7月2日無情的洪水威脅白澤湖鄉石塘社區小圩組,村民急需轉移。險情就是命令,白澤湖鄉饒坂小學災民安置點迅速建立。學校校長王旭陽第一時間趕到學校,帶領教師及時騰出9間教室,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拼床搭鋪,檢查學校電路,為災民安裝電扇、燒水電壺,更換電線,在最醒目區域設立飲水處,24小時提供熱水,及時為群眾解決緊急問題。面對入住的21戶69名受災群眾,王旭陽和學校副校長日夜交換,輪流值班,積極配合鄉、村工作人員,為受災群眾提供力所能及服務,向所有受災群眾發放薄被等救災物資,進行衛生清掃和監督,確保安置點環境干凈整潔。每天不定時巡查,耐心傾聽群眾訴求,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安置點環境衛生、飲食安全、群眾安心。從安置點設立之日起,王旭陽一直堅守崗位,不分晝夜,熬紅了雙眼,但從沒聽他喊過一次累,就連身體不好的母親也顧不上親自照顧。
在學校一把手的示范帶動下,饒坂小學安置點的志愿者隊伍爆發出了巨大能量。越來越多的教師也趕到學校,引導群眾、統計人員、發放飲用水……
截至發稿時,全區各中小學校接待安置了500多名受災轉移群眾,數百名教師參與志愿服務。作為安置點和物資捐贈點,學校工作緊張而又有序,其他學校安置點也已準備就緒。
洪水無情人有情,眾志成城抗洪災。全區教育系統服從大局、勇于獻身,貼心服務、甘于奉獻,共同為轉移群眾建起了一座和諧的大家園。(王富金)
上一篇:李錦斌來我區檢查指導防汛抗災工作
下一篇:宜秀區廣電局為受災安置點安裝有線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