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風采】德藝雙磬善耀山鄉
日期:2015-06-28 14:33:41 來源: 點擊:
——五橫鄉虎山村黨員楊善耀先進事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五橫鄉虎山村的楊善耀在做人做事時,須臾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在鄉里贏得的好口碑。要找到楊善耀很容易,除了出診,上班時間他就在村衛生室行醫,閑暇之余就去自家房前屋后的小菜地里,除除草、澆澆水,之外的時間基本都在家作畫。最近一段時間,他又多了一樣事情——巡路。
熱心公益的帶頭人
6月23日下午6時許,宜秀區五橫鄉虎山村的“組組通”水泥路上,這位60多歲,面龐紅潤、眉目和善的老人,就正領著一只矮腳小狗在路上悠閑地步行。這是一條新完工的水泥路。“路修好前我都是來看看施工工人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要不要喝水什么的,現在主要是看看路兩邊新種的桂花樹可活了,沒活的以后還要補栽。”
這條長約3.5公里的“組組通”、甚至“戶戶通”的水泥路,總投入要100多萬元,需要有關項目資金結合村民自籌。沿路村民組多,達到7個,村民居住分散,有近千人口,很顯然這是關系到眾多群眾出行的大事。可正是因為村民組多、村民多,自籌資金組織起來也很困難。
“這事黨員就應該帶頭,大家都在看著。”楊善耀家境并不富裕,以鄉村醫生的微薄收入養育了三個子女長大成人,積蓄并不多,可他一下子把五萬元積蓄全拿出來了。“老伴好幾天沒有好臉色。”老人家笑著說。
據虎山村書記余小兵介紹,除了主動捐資,在修路的工程中,楊善耀還義務承擔了協調施工方與群眾關系、監督工程質量、為施工工人提供幫助等工作。
服務病人的貼心人
采訪中,楊善耀那股農民樸實低調的氣質不自覺就會顯露出來,倒是村民們紛紛對其夸獎有加。
“就在5月初,我妻子突然發了腦血栓,手臂發麻不能動彈。半夜十二點我打電話給楊醫生,他馬上就來了。當時正在修路,沒辦法送到市里治療,楊醫生一夜沒睡覺給吊水治療,第二天天一亮又陪著我們一起到市里大醫院。”一位楊姓村民講述了這樣一件自身經歷。
“我父親是老中醫,他告訴我中醫有句話‘提筆如動刀’,意思是病人進了你家門,就是把命交給你了,你提筆開的方子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楊善耀這樣一說,他的徒弟,同在村衛生室的小伙子馬上接過話:“楊醫生這話跟我們不知道說過多少回了,還說‘放在現在就是針藥就是槍炮子彈’,我們也都記著。”
從醫30年,楊善耀基本就沒出過遠門,除了大年初一一上午,一年到頭難得休息,甚至兩個女兒在昆明結婚、生孩子都沒有時間過去。這股敬業精神使得他在2009年被評為安慶市優秀鄉村醫生。
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當然,在虎山村之外,楊善耀的醫生身份就不那么“出名”了,他的另一個身份——農民書畫家楊善耀,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了。
醫學啟蒙師傅是他的父親,一位老中醫。中醫與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鄧石如家鄉的書畫氛圍又十分濃郁,楊善耀這位鄉村醫生,在工作之余成為農民書畫家也是一種必然。他曾師從朱松發、孫浩群、楊林等諸師,專業雜志對其作品評價為“筆墨嫻熟、技法老到、蒼勁有力,特別是他描繪的動物畫極富有個性,靈貓、順犬、游魚、奔馬都惟妙惟肖,形神兼備,呼之欲出,令人驚嘆”。去年,楊善耀作為農民畫家首次在中國黃梅戲博物館舉行了個人畫展。
有位書畫家說“楊善耀極擅長畫狗”,在楊善耀的家中記者有了真切體會——“畫中的就是這條小狗。”老人家帶著的那條矮腳小狗,望著自己的肖像,也要叫上幾聲,可見畫作之精妙。
“中國畫書法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希望從小孩子們從學生多學習多看,我們再做做示范,從自己做起,要代代傳承下去。”每每一有時間,楊善耀都會去五橫鄉中心學校義務教授小學生書畫技藝。何飛 陳秀根
上一篇:安慶市宜秀經濟文化促進會合肥聯絡處成立大會召開
下一篇:大龍山鎮利用網絡宣傳推廣一日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