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兩國關系正呈現持續上升勢頭,面臨新的重要發展機遇。自中英兩國1972年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以來,雙方如今第一次用“黃金時代”來描述兩國關系。
香港文匯報評論稱,當前,中英關系日臻成熟和穩定,利益交融與互惠合作不斷加深,合作廣度和深度逐步推進,越來越顯示出中英“黃金時代”的四大特征。
高層互訪持續 政治互信加強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介紹,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過去10年取得豐碩成果。兩國政治互信進一步加強,兩國領導人互訪更加頻繁,已經建立非常健全的機制,包括中英總理年度會晤機制、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和中英戰略對話等。
2015年3月,英國成為第一個尋求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國家,引起世界關注。對于中英關系的急劇升溫。
2013年12月,英國首相卡梅倫第二次訪華。半年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回訪。2015年6月至7月,外交部長王毅和習近平主席特使孟建柱相繼訪英。9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訪問英國。隨即,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來華,并在出訪期間表示,“希望使英國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伙伴”。
“這些具體的事例充分表明,中英兩國有強烈的合作意愿,希望把中英關系推向一個新高度。”中國現代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指出,兩國政府和企業間強烈的合作意愿,是中英關系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強勁推動力。
經貿合作呈現全方位、多領域發展勢頭
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對于中英雙方而言更是如此。中英經貿合作正呈現全方位、多領域深入發展的良好勢頭,在科技創新、服務貿易、地方合作和開拓第三方市場等領域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英國已超過荷蘭成為中國在歐盟內僅次于德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目前,已有超過500家中資企業落戶英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張驥表示,近年來,中英兩國經貿關系保持迅速發展勢頭,亮點紛呈,已成為推動中英雙邊關系發展的重要力量。
張驥介紹,習近平主席訪英將取得豐碩經貿成果,既有政府間協議,也有金融機構和企業間合作項目,涵蓋眾多領域。中英將以高鐵、核電、金融項目為切入點,推動雙向投資合作的深入發展。
與此同時,英國正在努力推動倫敦成為領先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队{皮書:英國發展報告(2014-2015)》指出,2014年以來,倫敦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排頭兵和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領頭羊,其人民幣業務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
藍皮書建議,倫敦人民幣清算中心可以憑借其區位優勢和業務優勢輻射歐洲、中東和非洲,從而增加業務量,鞏固其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中國也可以憑借倫敦金融業的全球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在更大范圍的使用。
人文交流注重面向基層民眾
中英除了在政治、經濟領域的緊密合作,2015年兩國還迎來首個中英文化交流年,豐富多樣的活動分別在兩國舉行,讓對方國的人民了解并感受精彩紛呈的異國文化。
教育和旅游的密切聯系為中英關系的深遠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目前,在英的中國留學生超過15萬。截止到2015年6月,大約7000多名英國學生到中國學習,英國文化委員會制定了“英國未來計劃”,鼓勵英國學生去中國參與學術研究或工作、實習,期望在華的英國學生人數在2020年達到8萬。
截至2014年,中國赴英國旅游人數近5年約為23萬人次,據英國估計,到2020年中國游客人數有望達到65萬人次。英國旅游局首席執行官Sally Balcombe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場,為英國旅游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中國游客在英國旅行停留的時間和消費額已經高于其它歐洲國家。
中國教育部國際司歐洲處處長楊曉春指出,兩國人文交流不斷深化,呈現出品牌化、機制化、常態化趨勢,雙方合作注重面向基層面向民眾,讓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參與人文交流。
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合作密切
“中英兩國除了推動經貿、核能、高鐵等方面的合作之外,還要有超越雙邊合作的內容,那就是全球治理。”馮仲平說。
中英兩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體現了兩國關系的全球性和戰略性。在地區層面,中國致力于與歐盟建立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始終堅定支持歐洲的繁榮和團結。英國是歐盟改革創新的積極推動者,在中歐合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在國際層面,中英兩國均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英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具有超越雙邊范疇的重要影響。雙方在聯合國、G20等多邊框架內,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反對恐怖主義、消除貧困、落實全球發展議程、維護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構建公正有序的國際金融秩序等,進行有效的政策溝通和協調。
亞洲項目研究員蒂姆·薩姆斯也表示,中英兩國在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合作在不斷加強;仡櫧陙淼闹卮髧H問題,在伊朗核問題、南蘇丹問題、應對西非埃博拉疫情以及非洲發展問題上,中英兩國長期保持了良好的溝通,為有效應對上述挑戰共同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李警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