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別瞎扯了抓幾把米,抓幾把米是多少呢?七八上十粒,你說清楚的撒。” 9月6日, 在嚴鳳英的故里——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農民文化樂園廣場上,區文化部門聯合黃梅村正在這里給游客們上演的黃梅經典折子戲《王小六打豆腐》。合肥游客祁東風介紹說,“我們是這次專程來的,主要是仰慕嚴鳳英的大名,在參觀嚴鳳英故居和游玩原汁原味的山水同時,還能欣賞精神大餐黃梅戲,我們覺得非常的好。”
近年來,宜秀區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位置優勢,以黃梅戲曲文化為依托,促進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加速發展。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不僅是中國黃梅戲戲曲家嚴鳳英的故里,而且也有著濃郁的黃梅戲文化底蘊。村莊依山而立,依水而畔,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今年來,為了推動當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這個村將黃梅戲文化納入到鄉村旅游當中,在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建立起了黃梅戲大看臺,定期上演黃梅折子戲,讓游客們在欣賞到美麗田園風光的同時,感受著黃梅戲曲帶來的別樣風味。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黨總支書記汪小神說,“以前我們這個地方每年的游客不到兩萬人,自從搞著這個黃梅戲演出以后,提升了我們的文化,現在的游客比過去要超兩三倍。把黃梅戲文化納入了鄉村旅游后,不僅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品味,而且還能保證游客到我們這里來,不但能玩、能吃、能喝,還能看到地地道道的黃梅戲。”
僅3年時間里,宜秀區各村居充分發揮名人效應和資源優勢,結合本地實際,特色發展各種休閑旅游農家樂達50多家,帶動周邊4個旅游鄉鎮、2個生態旅游村上萬村民受益致富。楊橋鎮副鎮長劉麗園說,“目前我們這兒農家樂,現狀大多是以當地農戶自發為主的基礎餐飲活動,我們將對農家樂集聚區進行一些大的外觀局部改造,將加入一些特色旅游采摘項目、親子園活動等,爭取能讓游客引得來、留得住、吃的好、玩的安心!”
(方 華 胡孔天 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