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8月5日刊發楊橋鎮:三線三邊整治 “整”出一片新氣象
日期:2014-08-06 08:17:40 來源: 點擊:
8月1日,夏天的凌晨2點,S228省道車流稀少,偶爾只有幾輛貨車路過。楊橋鎮副鎮長胡浩,正和執法人員一起蹲守檢查未加遮蓋的貨車,以杜絕裝沙石的貨車沿路潑灑造成污染。這已經不是胡浩第一次在凌晨這么做了———長跑這條線的貨車司機周師傅告訴記者,現在過境車輛也大多知道楊橋鎮“查得緊”,不敢僥幸,都完全按照規定對易潑灑的貨物進行遮蓋。
“垃圾場”變花園
這不過是楊橋鎮在“三線三邊”整治中的一個縮影。近一段時間以來,在楊橋鎮境內安樅西線、S426、S228省道沿線處處都是如火如荼的整治現場。并且每個村在整治上各顯特點和亮點。
楊橋鎮花山村長河橋區域與樅陽交界,是宜城板塊的南大門。常從這座橋經過的人們都知道,這兒以前幾乎成為“編外”垃圾堆放處,風一吹,垃圾與塵土齊飛,長河也面臨的各類垃圾造成的污染。而現在卻變了模樣,不僅垃圾被清理干凈,原來的“垃圾場地”種上了各類花卉苗木———當地村民汪先生說:仿佛一個灰頭土臉的美女,終于把臉洗干凈了,還畫了個淡妝了。長河橋區域已經成為這個鎮三線三邊整治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村村都在忙整治
在楊橋鎮,為整治“三線三邊”忙活的當然不只是花山村。
在溪安村,近些日子挖掘機、農用車忙得不亦樂乎,村子境內的S426省道也變了樣子,據楊橋鎮溪安村委會主任張飛介紹,為了提高溪安村整體形象,對省道426線進行培土,一個增加了道路寬度,第二個對公路沿線溝渠進行清淤,總里數達1.5公里,擋土墻250立方,綠化苗木2500棵。鹿山村出動人力,對境內省道沿線雜草進行清除。
鹿山村則側重日常管理,建立長效機制。村書記金磊說,村里請了三名清潔工,做到垃圾日清,路邊雜草半個月一次大清理。鮑沖湖村組織人員對陳沖組一處垃圾場進行平整,新建一處休閑廣場。該村村民曹六五說,原先這處是陳沖組垃圾場,現在搞環境整治,把垃圾全部清除掉了,現在正在建設休閑廣場,讓大家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與此同時,在楊橋鎮宣店、余灣等村居,也正在以境內安樅西線、S426、S228省道沿線整治為突破口,按照“先易后難、逐步深入”的原則,集中開展垃圾清理、沿路建房整治、違章搭建拆除等,從源頭控制增量和統籌治理存量兩方面入手,徹底解決垃圾問題。對集鎮至宣店社區一段道路進行升級改造,使原來坑坑洼洼的道路變得平平整整,并投資10多萬元對三角島處進行鋪設草坪、建起了護路圍欄。宣店社區民兵營長宣勇說,我們在三線三邊整治前期的基礎上,現在由天寶路口至團結、方升村民組沿路兩邊,進行砌路沿石,然后進行綠化。余灣村副書記鄧修權也表示,下一步打算對環村公路到每家每戶門口,進行衛生大掃除。
受惠的還是老百姓
胡浩告訴記者,鎮里村里都忙活起來了,但是不能在三線三邊整治中唱獨角戲,“畢竟整治成果最終受惠的還是老百姓,最終還是要交給老百姓。因此,我們在加大道路清掃保潔的同時,注重建管并重,建立健全文明創建考核、管理機制,通過拉橫幅、對店鋪及群眾發放創建材料和簽訂并宣傳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書等形式,大力宣傳文明創建的重大意義,爭取群眾支持,做到環境衛生有人掃、有人管。”胡浩說。
而事實上,老百姓也是這么做的。溪安村村民程緒旺告訴記者,三線三邊整治,美好了鄉村居住環境,對老百姓有好處,我們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政府花錢把我們家門口整治干凈了,我們自己不愛護誰愛護呢?”
(方 華 陳 森)
上一篇:大橋開發區積極開展送清涼活動
下一篇:天天直播8月5日刊播我區農民老兩口 慷慨獻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