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實施干部人才活力工程。從2013年起,該區將用3到5年時間引進培育100名高技能人才、城鄉實用人才以及專業技術人才等各類適用型人才;培養鍛煉100名在美好鄉村建設、園區發展以及養老產業先行先試等工作中執行力強的科級領導干部;培養使用100名科級年輕干部、女干部和黨外干部;選派100名黨建指導員深入企業、園區、項目工程等建設一線,為加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該區堅持干部在一線創業、在一線成長,選人用人向重點項目建設、園區發展、征地拆遷、美好鄉村建設、信訪維穩等一線傾斜。新近選拔一批有鄉鎮(街道)、園區平臺工作經歷,并且政治素質好、引領發展水平高、處理復雜問題能力強的干部到鄉鎮(街道)擔任黨政正職。選拔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街道)黨委委員。建立干部交流常態化機制,通過多崗位歷練,把干部培養成“復合型”人才。建立健全全區后備干部人才庫,按照一定比例分層儲備不同職級的后備人才。
該區建立健全競爭性選拔機制。針對不同的競選職位,采取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推公選、差額遴選等多類型的競爭性方式選拔干部,做到好中選優。在傳統選拔程序的基礎上,依據不同職位對性別、學歷、年齡、經歷、業績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適當增加培訓調研、競職陳述、業績評價等個性環節,避免“高分低能”等現象出現。著力延伸干部培養鏈條,通過選派機關干部和選聘大學生村官到村(社區)任職、選派干部駐外招商、抽調機關干部到重點工程建設一線參與征地拆遷工作、選派信訪專員、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讓干部在經濟園區、村(社區)、企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一線的復雜環境中實踐鍛煉,提升本領。 (陳秀根 曹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