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區、鄉級示范中心村建設緊鑼密鼓推進,1300多戶危房改造戶將喜遷新居,蔬菜園藝、畜牧水產、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5大農業產業成為強力經濟支撐,一場美好鄉村的建設熱潮正在宜秀大地全面鋪開。
去年以來,宜秀區依據本地實際,突出規劃先行、示范引領、環境整治和產業支撐,力促美好鄉村建設落到實處,成效凸顯。
該區重規劃先行。啟動全區村莊布點規劃,及時編制中心村建設規劃,突出自身特色,突出以人為本,突出山水文化、地域文化和名人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在區內建設“文化引領、宜業宜游、城市社區、生態休閑”四種類型的美好鄉村。區內6個鄉鎮(街道)均結合自身特點、各自傳統產業,保持自身文化底蘊和山水地貌,盡量展現原有的鄉村獨特魅力。
該區強示范引領。培育建設區級示范中心村10個、示范鄉鎮1個,鄉級示范中心村11個,利用三年時間努力打造兩至三個在全市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精品村。并加大對美好鄉村建設資金投入,實施“1212”工程,即區財政每年拿出12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美好鄉村建設,各鄉鎮(街道)和部門加大向上爭取涉農資金力度每年不少于1億元,各鄉鎮(街道)還要通過社會資金吸納、招商引資、項目引進等方式每年投入不少于資金2億元。
該區實環境整治。把美好鄉村建設與“百鎮千村,農村土地治理,農村危房改造,農村清潔工程,農村環境整治,農村綜合開發”等六大工程相結合,實施“五改”,整治“六亂”,達到“四化”。完善“鄉收集、區轉運、市處理”的城鄉環衛運行機制。
該區壯產業支撐。堅持“一村一品”模式,發展特色文化、蔬菜園藝、畜牧水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實施“森林增長提質工程”,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保證每年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數量有新增。(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