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開始,核聚效應顯現
據市場星報報道,1月8日下午,浙江百煉集團化工有限公司駐安徽省辦事處成立儀式暨R134A產品推介會召開。浙江百煉化工有限公司是百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專業生產R134A、R125等新型制冷劑的廠家之一。各路資本“魚貫而入”,皖江示范區已經逐漸形成搶灘效應。浙江百煉集團化工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合肥正朝著中國最大汽車及輕工生產基地的目標邁進,他們適時地聯合安徽泰創制冷劑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設立了安徽辦事處。
現狀:各路資本“魚貫而入”
記者了解到,安徽泰創制冷劑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占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年產達5000噸氟氯烴替代物的建設項目將落戶合肥。據介紹,合肥的這個公司,也將是浙江百煉集團化工有限公司面向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橋頭堡,而越來越多的資本也將把安徽當作是承東啟西的階梯。
2010年12月16日,皖江示范區在杭州推介,各路浙江資本也關注了皖江示范區,不少企業家表現出非常大的興趣。
安徽省省長王三運介紹,示范區規劃批復實施近一年,在承接產業轉移上收獲頗豐:1~11月,示范區引進省外到位資金4011.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0.1億美元,分別增長57.5%、23.3%;新批內外資項目8630個,其中新批省外境內項目6180個,同比增長16.8%。10億元以上、50億元以上乃至10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不斷增多。
王三運表示,目前示范區的品牌價值開始顯現,承接產業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前來考察投資、洽談項目的大企業大集團絡繹不絕,越來越多的中央企業、國內知名民企也紛紛來示范區投資發展。
前提:綠色環保最為關鍵
一批批大項目落戶,得益于皖江示范區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據省皖江辦負責人介紹,為爭取項目落戶示范區,各園區積極外出推介招商,堅持高端承接、科學承接;利用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平臺,以創新吸引轉移;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合作共建,堅持集群承接,大力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承接轉移之前,安徽也有自己的門檻,去年1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王三運省長就表示,引入產業,皖江城市帶會守好準入門檻,嚴把兩個關:一是把住環境評估關,絕不讓那些有污染的企業進入示范區;二是把住低水平重復關,絕不讓低水平重復的項目進入示范區。
配套:各種措施托起示范區
皖江示范區還積極做好基礎建設和服務工作,為簽約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創造條件。各園區從推進產業承接載體建設、支持產業創新升級、保障建設用地供給、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建立投融資平臺、強化人才和智力支撐、優化發展環境等各方面,給予落地項目最優質的配套服務,推進項目建設進程,贏得眾多客商的好評。
記者了解到,我省還提出“推進園區合作共建的初步設想”:園區社會事務可由安徽方管理,但園區地區生產總值可統計在滬蘇浙。我省還提出,設立園區占用的土地指標,安徽方可用土地復墾、村莊整理開發的土地指標優先予以解決。(樊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