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第一批170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安全,宜秀區多管齊下加強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監管。
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操作環節多、直接面對農民、社會關注度高,讓農民進一步了解補貼政策,對于加強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監管至關重要。為此宜秀區農機局、財政局及時將今年的農機購機補貼政策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告。同時為了讓農民更多了解的農機補貼政策,區農機局還與區文廣新局一起研究、一起構思,一起創作編排了《農機政策進村莊》等宣傳購機補貼政策的四個黃梅戲和音樂快板節目,4月1日在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進行了演出,并將節目錄制成光盤,發放到各鄉鎮(街道)農機站、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社員、種糧大戶。用這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購機補貼政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充分發揮農機站、財政所就近實施監督的優勢。要求農民申請后,必須持申請表到鄉鎮(街道)農機站、財政所蓋章。要求鄉鎮(街道)農機站、財政所充分發揮就近實施監督的優勢,主動參與農機購機補貼政策的實施的具體工作,在購機意愿真實性審核、補貼對象確定、購機情況核實等方面,切實履行職責。
三是加強對工作人員管理。區農機局專門召開會議,要求農機購置補貼經辦人員嚴格按照《安徽省縣級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操作暫行辦法》規定操作,認真貫徹國務院“三個禁止”、購機補貼“四項制度”、農業部“八個不得”,確保購機 補貼操作規范公示、公平、公正。
四是加強對農機經銷商監管。區農機局與當地經銷商簽訂《購機補貼承諾書》,對其銷售補貼產品行為進行公開承諾,杜絕倒賣機械現象出現。對參與違法違規操作的經銷商,將上報省農機局按管理權限永久取消經營補貼農機產品的資格;對參與違法違規操作的生產企業取消該產品的補貼資格。同時要求農民申請補貼時,農機局購機補貼大廳禁止經銷商進入,防止經銷商干擾工作人員初步審查。
五是嚴格補貼程序。在今年購機補貼對象確認時,要求在鄉鎮(村)公開欄公示7天,并同步在宜秀農機化信息網、宜秀區政府信息公開網上公示7天。公示期間,區農機局設立舉報電話,并將公示材料及時送交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農民憑購機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進行差額購機后,區農機局還進行“人機合影”和“編號噴漆”等核實工作,防止倒賣指標和變相轉讓。
截至目前,宜秀區已發放中央補貼資金120萬元,購機補貼進度超7成,簽訂購機補貼確認通知書協議305份,補貼機具數量585臺,受益農戶達189戶 。 (區農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