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辦項目惠民生 主動融入快發展
大橋街道黨委書記吳傳斗
“領辦項目惠民生、結對幫扶貼民心”活動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舉措,是改進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平臺,是了解民情民意、為民排憂解困的重要途徑。活動開展以來,大橋街道黨委認真遵照區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以“推動科學發展,融入城市建設,打造生態和諧幸福街道”為主題,以提升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為目標,精心組織,扎實推進,不斷將活動引向深入。
活動開展中,我們注重做好結合文章,把下基層活動與征地拆遷工作結合起來,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與推動科學發展結合起來,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務求活動取得實效。
一是領辦項目,助力發展。今年,大橋街道有市級重點工程8個,征地拆遷工作任務艱巨。我們把機關干部下基層活動與服務市區重點工程建設相結合,及時成立征地拆遷指揮部,由班子成員分別負責牽頭領辦這些征地拆遷項目,并根據進度要求倒排工期,加強調度。與此同時,大批機關干部深入征地拆遷一線,重點深入已經征遷和即將征遷群眾當中,了解他們對征遷政策的掌握情況,對征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已征遷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和需求;同時,廣泛宣傳征地拆遷政策,動員黨員、干部帶頭征遷。目前,三角地塊、安踏工業園、市體育中心、三號泵站等市區重點項目全面啟動。
二是主動對接,優化服務。我們還搶抓干部下基層有利機遇,主動與市、區兩級到大橋街道開展下基層活動單位的對接,做好向導和服務,把基層問題、困難和發展思路反映上去,爭取市區各單位的支持和幫助,用市、區各單位的資源、項目和思路來幫助各村(社區)解決問題,促進發展。如安徽華泰紡織公司二期工程上馬,面臨缺少三四百人的用工壓力,我們通過對接服務,請市人社局和區人社局幫助,從多方面破解了企業用工難題;市婦聯還給芭茅巷社區送去5萬余資金用于婦女之家建設,等等。
三是改善民生,促進和諧。街道機關和村居干部通過開展走訪活動,增強了對群眾的感情,增進了群眾對黨委、辦事處工作的了解、理解;對群眾反映的還建小區、出行、醫療、教育等焦點難點問題認真梳理、整理反饋,與群眾共同商量破解對策,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民生工程建設任務年初逐項細化分解,落實責任到人,確保序時推進。尤其是加強還建小區管理,完善社區配套功能,打造在全市叫得響的精美小區,真正讓被拆遷群眾住有宜居、暇有所樂、居有平安。同時,堅持領導干部“面對面”接訪、“零距離”解決群眾訴求,使多年積訪得到化解,使各種不和諧因素防患于初始,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四是加速轉型,跨越發展。活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發展,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民生。通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宣講,街道上下對形勢認識得更清晰,對發展方向和思路更明確。街道今后五年的戰略定位是:以“融入、轉型”為主線,全力服務大橋經濟開發區建設,加快融入城市發展,推動大橋街道由城郊向城市轉型;加速產業提升,推動由生產型經濟向現代商貿服務型經濟轉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真正把大橋街道建設成宜秀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宜城板塊崛起的示范區、宜商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區。這一定位,既符合區黨代會精神要求,又切合了大橋街道實際,激勵著街道上下奮力前行。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強化目標意識和責任意識,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奮力趕超,確保“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一方面,我們在園區和項目建設上求突破。著力抓好葉祠、吳祥、九塘、三義、太平、吳嘴370余畝工業園項目,抓好圣埠80畝、神墩商貿城二期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建設。推進已經在建的香飄飄食品加工等8個項目早日完工投產,已經投產的雷迪爾電器等10個項目多出效益,完成招商到位資金3.8億元。另一方面,在城鄉統籌上求發展。加快機關辦公樓建設,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強信訪遺留問題集中整治,鞏固社會和諧成果;抓好葉祠A-15還建安置工作,確保居民早日搬進新居,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目前,各項目標任務能夠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大橋街道黨委將進一步強抓活動契機,在結合中求提升,在創新中求特色,把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