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橫鄉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于8月28日全面完成。在這次換屆選舉中,全鄉5個村(社區)“兩委”選舉產生委員28名,其中女委員7名,占25%,平均年齡42歲,具有高中(中專)以上文化4人,其中大專文化1人。同時,擔任村“兩委”正副職的女性比例有較大提高, 1名女同志成功當選村委會主任,2名女同志當選村(居)委會副主任。
女性進村“兩委”,是農村婦女參與基層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直接途徑,也是提高基層婦女參政議政水平的重要手段。五橫鄉現有5個村(社區),全鄉總人口18361人,其中女性人口8906人,占總人口的48.5%。近年來,五橫鄉黨委政府把女性進村“兩委”工作擺上位置,納入計劃,穩步推進,全鄉村(社區)“兩委”成員中女性和女性正職的比例逐屆提高。
一、搭建工作平臺 發揮基層女性“半邊天”的作用
農村婦女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五橫鄉黨委十分重視發揮農村女性“半邊天”的作用,注重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各村(社區)通過民主選舉,使一批年紀輕、有知識、有活力、干勁大、致富能力強的女能人相繼走上了村婦代會工作崗位。各村婦代會通過不斷創建各種富有特色的活動載體,拓展服務平臺,創新工作特色,有效擴大了農村婦女的影響力。如楊亭村婦代會針對農村留守婦女多的情況,在上級婦聯組織的關心和幫助下,成立了宜秀區第一家“婦女兒童活動室”,并積極開展以爭做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好媳婦、好鄰居“五好新女性”和爭創遵紀守法,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尊老愛幼,鄰里團結,家庭衛生的文明戶評比活動,大大推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此外,該村還發揮農村婦女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然村莊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婦女協會,協會成員5人,通過召開婦女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協會成立后,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強化措施落實 暢通基層女性進村“兩委”渠道
為確保婦女在村(社區)“兩委”中的任職比例。我鄉在制訂村(社區)“兩委”換屆實施方案中,按照相關法律和上級有關要求,明確提出要保證女性比例。同時,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通過會議、宣講等有效形式,宣傳有關女性進村“兩委”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宣傳農村婦女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作用,為爭取更多女性進村“兩委”班子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二是積極引導,激發女性參選熱情。對那些文化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群眾公認度高的女性,進行積極引導,激發她們參選參政的熱情,為她們順利當選營造良好的環境。三是嚴格落實政策,做好女性進村“兩委”工作。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安徽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及省、市、區會議精神,確保每個村(社區)必須有一名村“兩委”女性成員。同時,在選舉產生村民代表過程中,確保女性代表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這次全鄉三個村共選舉產生村民代表235,其中女代表84名,均超過三分之一。
三、注重培養鍛煉 增強基層女干部參政議政能力
一是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基層女干部的綜合素質。以在全區廣泛開展的鄉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為契機,鼓勵督促鄉村女干部采取個人自學、函授學習、黨校學習、網絡教育等多種形式進行“充電”,不斷提高基層女干部的知識層次、法律意識、參政意識、競爭意識。換屆后,女性“兩委”委員的綜合素質較以往有明顯提高,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特點:平均年齡42歲,最小只有24歲;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其中黨員6人,占86%。二是加強實踐鍛煉,提升基層女干部的工作能力。為讓基層女干部能盡快適應復雜的農村工作,鄉村兩級十分注重基層女干部的實踐鍛煉,與男同志一樣,給女干部交任務、壓擔子,讓她們在實踐中經受考驗,在復雜環境中鍛煉成長,不斷提高她們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經過多年的培養,新當選楊亭村村主任的程桃青同志,2011年被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省婦聯聯合授予省“百名優秀女村官”稱號,同時被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五橫社區年僅24歲的社居委委員董一群當選為市人大代表。三是加強基層后備女干部、女預備黨員隊伍建設。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建立基層后備女干部、預備黨員人才庫,做好動態管理,并將培養成熟的優秀女性及時推薦到村(居)領導崗位上,確保女干部選拔、培訓工作保持連續性,超前性。(朱華兵 黃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