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記者來到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林場,大片大片翠綠的竹林在風中搖曳,鳥兒歡快地鳴叫。觀光步道兩側是茂盛生長的野生茶林。山下的停車場,停滿了來自安慶和周邊城市的小車,品茶亭里人流絡繹不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這里的群眾卻放棄了開山放炮,隨意砍伐的舊模式,開拓出一條靠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致富新路子。林場現場負責人介紹,這里過去是集體林場。這幾年搞林權改革,他們沒有把山一分了之,而是尊重農民抱團經營意愿,把林場開發成一個城市居民休閑的好地方。
現在,從城區到林場修通了3公里水泥路,林場的竹木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在逐年增加,共栽種萬株以上的果樹、蘭草、桂花、香樟。這里的龍山野茶通過了國家農業部有機茶認證,今年春茶產值突破150萬元,為村集體創收70余萬元,并帶動村民就業100余人,勞務收入達50萬元。
“在這里,可以參觀成片野茶,欣賞城市近郊的森林,也可以在水庫中暢游,采摘水果,吃一頓地道農家宴,品一道生態野茶。”楊亭村黨總支書記楊凱自豪地介紹,村里建立了名茶制作室,讓游客體驗從采葉到制茶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并成立村茶藝表演隊。隨著交通條件越來越好,這里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人。
從發展休閑農業入手,進而發展休閑旅游。按這一思路,楊亭村引進了林之海名貴苗木、綠豐園楊梅、稼軒油茶等多家農業企業。從林場一路向下,幾分鐘路程后,眼前的地勢較低的開闊地上,一片姹紫嫣紅。這里是龍麟生態農業的觀光生產基地。在露天苗圃里,月季、菊花、紅楓、石楠等在陽光的照射下綻放;高大的大棚里,各式花苗已經露出頭。不遠處的山坡上,雷竹、毛桃、李等十幾種作物依次鋪開。 “這些花是為十一月份的第六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準備的,眼下是基地的觀賞花。”公司負責人楊吉彬指著成片的各色菊花介紹。在政府支持下,村民楊吉彬回鄉創辦了龍麟生態農業公司。如今,這里已經發展成集農業科技推廣、科技培訓、農家樂游覽園、大棚蔬菜、苗圃花卉、水產養殖、垂釣、果林種植為一體的國家級優秀示范園區。 2010年,生態園又被評為3A級景區。
宜秀區旅游部門負責人介紹,和楊亭村一樣,宜秀區榮獲首批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直接或間接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上萬人。 3家農家樂入選省首批“森林旅游人家”,4個鄉鎮被評為省優秀旅游鄉鎮。目前,楊亭村被確定為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村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吸納農村勞動力近900人,從業農民平均年收入1.8萬元。(摘自安徽日報8月25日頭版)(胡勁松 陳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