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廣州日報5月26日報道
至少過去十多年來,希臘人已經習慣了一種令美國人都羨慕的舒適生活。
清算的日子總會到來
在這里,在危機爆發之前,由于慷慨的福利體制和豐厚的退休金,希臘人的平均退休年齡是53歲,在發達國家中可謂首屈一指;每年還有多達6個星期的休假。
據報道,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希臘民眾為了爭取高福利,用選票選舉承諾高福利的政黨上臺;政治家們為了上臺掌權,則不斷提高福利水平。在這樣的循環中,希臘人僅靠自己的錢已經無法維系其舒適的生活,于是就開始借錢,不斷地借錢。然而,清算的日子總會到來,希臘人就等到了這一天。
必須勒緊腰帶了
希臘危機之后,曾有美國媒體諷刺說,希臘人就像一個億萬富翁那樣消費,但實際上他們連百萬富翁都算不上。這樣的諷刺或許太過刻薄,但卻也并非完全沒有根據。
如今,不管希臘人愿不愿意,都必須勒緊腰帶了。根據希臘政府的計劃,希臘人的退休金水平平均將降低11%,公務員工資將削減14%。
希臘人在領取退休金之前,必須繳足40年的費用;退休年齡將提高,沒有人可以在60歲之前退休;月收入3000歐元以上的希臘公務員,將不再享受過去每年額外發放兩個月薪水的待遇。
多國效仿
削減福利的不只是希臘
歐洲各國節衣縮食
削減福利的不只是希臘,還有其他多個歐洲國家。
德國政府將于下月決定如何削減至少37.5億美元預算。默克爾政府首次暗示,將削減失業補助。
根據德國現有的失業補助政策,年齡低于50歲的就業者失業后,可在一年之內每月獲得相當于其失業前薪水大約60%的補助。而在2005年,德國失業者的補助比這還要高。
24日,新上臺的英國政府公布了預算削減計劃,其中大部分是政府開支。卡梅倫政府承諾提高退休年齡:女性從60歲提高到65歲,男性從65歲提高到66歲。英國政府還計劃嚴格福利制度,要求失業者盡力尋找工作;取消對每個新生兒家庭360美元的補助。
法國政府也在籌劃提高退休年齡。目前,不少法國人可在60歲退休,每月退休金相當于其退休前平均薪水的50%。退休公務員、退役軍官以及有3個或3個以上孩子的家庭,所享受的額外補助則更多。
與此同時,法國工會則計劃組織全國性抗議游行和罷工,要求保護工資水平和退休年齡。
在西班牙,從下個月開始,公務員薪酬開支將被削減數十億美元;西班牙政府已經決定,之前為抵消通貨膨脹因素而進行的退休金補助將凍結兩年;對殘疾人的補助削減3.75億美元;取消了對每個新生兒超過3000美元的補助;還打算將男性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
模式比較
北歐模式
表現更好
在西班牙經濟學家阿萊德看來,與大多數歐洲國家相比,丹麥和其他北歐國家在福利體制方面表現更好,其失業福利體制更多關注的是失業者再就業,而不是讓失業者失業期間也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丹麥和其他北歐國家因為世界上稅率最高和從搖籃到墳墓的最慷慨福利模式而聞名于世。丹麥建立了一套被稱為“靈活性”的福利體制。在這一制度下,雇員可以靈活就業,老板可以靈活解雇,丹麥人重視的不只是個人的失業保障,同時還重視對失業者進行培訓,使其可以盡快找到新工作。
如今,北歐三國的失業率都遠低于歐洲平均水平。丹麥一季度的失業率為7.5% ,低于歐盟9.6%的平均水平,瑞典和芬蘭的失業率為8.9%,挪威的失業率4月份僅為3%,為歐洲最低水平。
原因分析
人口老化
增長放緩
歐洲國家的福利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旨在平息民眾的不滿,實現歐洲各國的共同繁榮,這種福利國家的模式將不同于“弱肉強食”的美國式資本主義。戰后數十年來,這一體制被歐洲人引以為豪。
早在數十年前,人口學家就曾警告,隨著嬰兒潮一代逐漸衰老,福利國家的模式將難以繼續。日益嚴峻的債務危機,加上該地區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迷,經濟增長緩慢等等因素,迫使歐洲各國政府對其福利體制進行重大改革。
以人口老化為例,在希臘,2005年時,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8%,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5%;在西班牙,這一比例將從17%上升到25%。而在整個歐洲,到2050年,65歲以上老人的比例將翻一番,屆時,一名就業者將不得不負擔一名退休者的養老金。
福利VS政治
改革意味
政治風險
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永無止境地靠借錢生活,永遠享受超出經濟承受力的福利待遇。任何政府在這一問題上投選民所好,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也更加難以解決。
選民的選票不答應
然而,對歐洲的政治家來說,大規模改革福利政策充滿危險。希臘民眾的持續抗議就表明,一旦民眾習慣了各種優厚的福利待遇,即使這種福利是國家所無法負擔的,要“剝奪”它們也須承擔相當的政治風險。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就曾為其福利改革付出代價。1998年,施羅德上臺后進行了薪酬、失業、養老等多方面的改革。這種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使德國得以在今天有能力向希臘提供巨額援助,然而,他的改革得罪了選民,使其在2005年的大選中黯然下臺。
實際上,德國的經驗和希臘的危機都表明,一國的福利模式不應超越其經濟承受力,其福利水平也應視經濟狀況而進行調整,不存在一成不變、絕對值得稱贊的福利政策。